一、学科介绍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是应地方经济建设的发展和社会对于新能源专业人才的需要建立起来的学科,该学科包括了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专业、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建筑设备工程技术专业、工业节能技术专业等五个专业,其中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原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于2011年开始招生,建筑设备工程技术专业于2011年开始招生,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于2015年开始招生,前身隶属于土木系,后因学科建设成立新能源系,新增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和工业节能技术专业并于2016年开始招生。自办学以来,立足四川、面向西部、辐射全国,主要为地方经济建设培养了众多作风朴实,适应能力强的工程型应用技术人才。
二、学科现状
西南科技大学城市学院近年来开始重视学科建设,在学科方向、学科队伍、科学研究与学术成果、人才培养体系及学科基地建设方面开始增加投入,但目前还未形成以能源系统工程学科为依托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专业、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建筑设备工程技术专业、工业节能技术专业建设发展的雏形。
(1)学科方向基本明确
学科方向建设是学科建设的基础。能源系统工程学科建设过程中充分考虑主体学科和学科特色、学科新的增长点以及学科的交叉、融合与渗透因素,综合学校规划、区域经济发展需求,以暖通空调与建筑节能技术、新能源科学与工程技术、新能源应用与节能减排技术、新能源节能产品研究四个研究方向作为能源系统工程学科重点研究方向。
(2)学科队伍小具规模
学科队伍建设是学科建设的关键。能源系统工程学科队伍建设注重学科带头人和学术带头人的引进与培养、学科梯队和骨干教师队伍的培养,通过引进西南科技大学刘东副教授作为学科带头人,目前基本形成一支专兼职教师团队18人,其中具有硕博士以上学位的15人。
(3)教学科学研究与学术成果取得初步成效
科学研究与学术成果是学科建设的标志。近三年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学科建设过程中主持参与国家级、省级、市、校级各类项目共项6项,到账科研经费共120000元,发表论文近10篇,学科建设提供了重要载体和研究平台。校级精品课程两项,质量工程的建设1项,优质课程建设3项,教改项目1项。
(4)学科基地建设
学科基地建设为学科建设打下基础。能源系统工程学科建设过程中近三年先后投入200余万搭建各类实验室、资料室、试验场、实训基地,为能源系统工程学科研究提供了重要依托,建成教学工厂、实验室、实践教学基地,与企业协作共同培养学生,与深圳世纪鼎力成立协同育人、与四川长新制冷部件有限公司、广联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长虹空调等企业进行人才合作培养,签署人才合作实践基地。
(5)构建人才培养体系
人才培养体系建设是学科建设的落脚点。能源系统工程学科建设服务于应用型人才培养,能源系统工程学科方向建设与本科人才、师资人才过程结合,搭建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建筑电气与智能化、工业节能技术、建筑设备工程技术专业作为学科发展依托,为能源系统工程学科教育体系奠定基础。
三、学科方向及特色
(1)研究方向1:暖通空调与建筑节能技术
本研究方向主要针对采暖、通风、热水供应、炊事、家用电器等方面的能耗进行研究,研究暖通空调的新产品、新技术、新材料,创新性应用到建筑物中,从而实现节能、环保、可持续发展,保证建筑环境的卫生与安全,适应国家的能源结构调整战略,贯彻热、冷计量政策,创造不同地域特点的暖通空调发展技术。
(2)研究方向2:新能源科学与工程技术
工作室以新能源利用、新能源装置及系统运行技术等方面的新能源科学领域为研究对象,以校企合作项目为载体,积极开展“校企深度合作”、“项目带动”“工学结合”,同时,围绕人才培养方案进行课程实践、综合性实践和创新性实践,提升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和设计创新能力。
(3)研究方向3:新能源应用与节能减排技术
本方向响应国家节能减排和新能源开发的号召,以节约能源/资源,提高能源效率、减少污染物排放和有效治理环境污染为宗旨,以建立健全绿色环保可持续发展的经济体系为主导,基于工程热力学、传热学、流体力学、环境化学、环境地质学等理论,将工业节能技术、环境测试技术、低品位热能利用技术、地热能利用技术、生物质能与太阳能等新能源开发技术融为一体,重点开展“新能源应用”“节能减排技术”两方面的研究。
该研究方向以校学生为对象,为学院、企业以及社会开展有关节能、环保文化创意的传播与调研。同时涉外参加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环保科普竞赛、文化创意创业等大赛及节能环保推广应用等活动。结合专家学者、企业、科研机构、高等院校专业人士的共同智慧,促进新能源领域的产业升级转移,建设公共服务成果。
该研究中心成员全部由青年教师构成,均具有硕士及以上学历,年轻活动,创新无限,干劲十足。
(4)研究方向4:新能源节能产品研究
本研究方向主要对新能源产品研发进行相应研究,从新能源与节能角度出发,以降低能耗和减少环境污染为前提,利用新技术新材料进行新产品研究。同时对目前的各类可再生能源进行联合应用,多能互补,探索开发新产品。